一、作業準備 1、現場準備 1.1 測量準備:開工前進行固定線路,包括導線、中線的復測、水準點的復測和增設、橫斷面的測量與繪制,并進行記錄和整理,報送監理工程師核查。 1.2 調查與試驗:施工前期對施工范圍內的地質、水文、障礙物、文物古跡及現有管線情況進行詳細調查。 1.3 場地調查:在施工現場工作界限內,保護所有規定保留的植物及結構,對施工范圍內的建筑廢棄物、腐植土進行清運運棄,場地清理完成后,全面進行填前壓實,使密實度達到規定要求,重新測量場地標高,并提交監理工程師審核。進行場地驗收,驗收合格后進行下一道工序。 1.4 合理布置現場施工臨時河道排水措施,將驗收現場的河水安全、合理導流。 1.5 確定修建施工臨時圍堰,以便將施工機械及淤積沙石外運。 1.6 確定施工用水,用電線路。 1.7 建好施工現場安全圍護設施,確保施工環境。 1.8 設計,制作、安裝各種施工標牌、警示牌、建立健全各項規章制度和施工管理制度。 二、技術準備 2.1制定好技術措施,組織技術交底,編制人員,材料,機械設備需用量計劃。 2.2配合現場施工,解決施工中遇到的技術問題,制定切實、可行施工技術方案。 三、施工方法及清淤要求過程控制 3.1本項目四條清淤支涌中,兩條涌寬平均不足1.5m,且雜木冠生眾多,建議使用泥漿泵抽吸調運至裝泥車內,由挖掘機傾入指定的淤泥堆放場地。 3.2大石界涌施工段建議使用近馬路段直接用長臂挖機抓取涌中污泥調運至裝泥車內,后由挖掘機傾入指定的淤泥堆放場地內。 3.3清理:清淤船施工,下部渣土采用人工清理,然后將淤泥吊運至岸上臨時堆放點,待干后利用渣土車運至卸土點堆放,對于局部工作場地允許的地方直接用反鏟挖掘機挖河底淤泥和渣土,渣土車裝運至卸土點。每一分段的河底清理完成后,須經業主和監理測量驗收合格后方可進入下一分段的施工。 3.4環境保護和市容衛生:施工中做好日常清潔工作,淤泥按指定地點棄放,不污染堆放泥場的環境,運輸渣土工程中,采取有效的措施,防止出現滴、灑、漏的現象。 四、雨季施工措施 因受施工環境影響,特制定雨季防汛范圍:施工區域、周邊居民居住區、與之相關的社會道路及周邊單位。 4.1與氣象部門取得聯系,設專人收聽天氣預報,并做好詳細記錄,了解中、短期的天氣情況和天氣變化,以指導施工。 4.2施工進入汛期前,對全線施工現場的形勢地勢進行勘測,調查現場排水設施,制定汛期排水措施。 4.3對現有排水設施進行清理,達到防汛要求。 4.4雨季期間施工盡量縮短每一工作段的長度,調配計劃集中人力,分段突擊,做到當日計劃進度當日完成。 4.5每天對圍堰進行檢查,在暴雨來臨時考慮臨時加固總措施。 4.6挖槽時應在槽邊設護欄,防止雨水進行溝槽,機械挖槽時槽底預留20cm進行人工清理。土槽邊坡應鏟平拍實,避免雨水沖刷,挖槽后因隨即進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在槽底內側挖排水溝并設集水坑,將匯集雨水排到槽外。 4.7多儲備水泵,以防圍堰內抽水。 4.8對現場排水設施要經常定期進行檢查清理,防止堵塞。 4.9成立雨季防汛小分隊,并有專人指揮,隨時進行排險。 4.10現場存放材料應碼放在高處,或開挖排水溝疏導積水。 五、質量保證措施 5.1在每道工序施工前,施工員依據施工圖紙,施工方案對有關施工組織進行技術、質量、書面交底,交底內容包括,操作方法,操作要點及質量標準等。 5.2嚴格執行自控制度,檢測人員及時對以完成面進行檢測,避免出現重復施工現象。 5.3施工完成并經自檢合格后方可向監理工程師及有關上級部門報檢,交接。 六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 6.1各種施工、操作人員須經安全培訓,不得無證上崗,各種作業人員應配帶相應的安全防護用具和勞保用品,嚴禁操作人員違章操作,管理人員違章指揮。 6.2現場照明設施齊全,配置合理,經常檢修。 6.3加強施工的監控測量,確保施工安全及結構的安全。 6.4施工現場的設置專職安全員,對施工人員經常進行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識。 6.5施工道口設置明顯標語牌,并設專人看守,疏通交通。 6.6嚴格遵守社會公德和職業道德,妥善處理因施工現場和周邊公共關系,爭取相關單位和群眾諒解。 6.7施工現場我們將懸掛安全警示標語,標牌。宣傳國家及公司的相關法規,制度,提高工人的素質,使其自覺按照公司安全文明施工條例進行施工。 6.8施工期間應遵守搞笑規定,積極與相關單位和部門合作,并同搞好施工期間的安全文明施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