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渠道細粒砼砌石施工 (一)、施工順序 測量放線→修筑渠槽→C15細粒砼砌卵石→現澆C15砼封頂→伸縮縫填縫 (二)、施工方法 1、測量放線:按照設計要求,在施工前對渠道軸線與平面位置及縱橫斷面進行全部測量計算,匯總整編成完整的資料,以供施工應用。 2、渠道開挖:修整采用人工修正,應嚴把軸線高程測量關,間隔20m,精確掛線控制,確保斷面的準確性,盡量避免渠道斷面的超、欠挖。局部渠段結合現場的實際,應從渠道中間向兩側退修,以便車輛運輸行走。 (三)細粒砼砌石 渠底細粒砼砌石是在渠槽修筑整齊的前提下,申請監理工程師下發開工令。在報送開工令之前,砼砂石料及卵石必須準備充足,水、電、機械必須到位,人員要滿足施工要求,同時填報砼施工配合比,經現場工程師核對并下發開工令之后進行施工。 細粒砼砌石施工程序:細粒砼拌制 --—→運輸 --—→鋪細粒砼--—→砌石--—→ 填細粒砼 --—→鋪細粒砼--—→砌石找平--—→填細粒砼。 細粒砼施工和一般砼的施工方法是相同的,砌石和漿砌石類同,渠底細粒砼砌石在砌筑時,首先對渠底墊層料必須找平,然后鋪一層細粒砼,砌石在砌筑過程中必須座漿密實,卵石表面平整,無風化現象。砌縫錯落有效,塊石間不相互碰擠,保證間距2—4cm,以便填實。渠底表面的找平,根據技術測量,頂部掛線控制渠底高程。渠底養護一般在21天內采用人工養護,21天之后自然養護。砌石工程1材料 (1)砌石 ①砌石體的石料應采用施工圖紙規定或監理人批準的料場,石料的開采方法應經監理人批準。砌石材質應堅實新鮮,無風化剝落層或裂紋,石材表面無污垢、水銹等雜質,用于表面的石材,應色澤均勻。石料的物理力學指標應符合施工圖紙的要求。 ②砌石體分毛石和料石砌體,各種石料外形規格如下: (a)毛石砌體:毛石應呈塊狀,中部厚度不應小于15cm。規格小于要求的毛石(又稱片石),可以用于塞縫,但其用量不得超過該處砌體重量的10%。 (b)料石砌體:按其加工面的平整程度分為細料石、半細料石、粗料石和毛料石各面加工要求應符合GBJ50203-98第6.3.2條的規定。 (2)砂、礫石 ①砂和礫石的質量應符合SDl20-84表2.1.2和表2.1.3的規定。砂漿和小骨科混凝土采用的砂料,要求粒徑為0.15~5mm,細度模數為2.5~3.0,砌筑毛石砂漿的砂,其最大粒徑不大于5mm;砌筑料石砂漿的砂,最大粒徑不大于2.5mm。 ②小骨料混凝土采用二級配,礫石粒徑為5~20mm及20~40mm。 (3)水泥和水 ①砌筑工程采用的水泥品種和強度等級應符合招標文件第Ⅱ卷技術條款第6.4.3條(混凝土材料)第1款的規定,到貨的水泥應按品種、強度等級、出場日期分別堆放,受潮濕結塊的水泥,禁止使用。 ②應按招標文件第Ⅱ卷《技術條款》上冊第6.4.3條第2款規定的用水質量標準,拌制砂漿和小骨料混凝土。對拌和及養護的水質有懷疑時,應進行砂漿強度驗證,如果該水制成砂漿的抗壓強度低于標準水制成的砂漿28天齡期抗壓強度的90%以下時,則此水不能使用。 (4)膠凝材料(用于砌筑工程的水泥砂漿和小骨科混凝土) ①膠凝材料的配合比必須滿足施工圖紙規定的強度和施工和易性要求,配合比必須通過試驗確定。施工中承包人需要改變膠凝材料的配合比時,應重新試驗,并報送監理人批準。 ②拌制膠凝材料,應嚴格按試驗確定的配料單進行配料,嚴禁擅自更改,配料的稱量允許誤差應符合下列規定: 水泥為±2%;砂、礫石為±3%;水、外加劑為±l%。 ③膠凝材料拌和過程中應保持粗、細骨料含水率的穩定性,根據骨料含水量的變化情況,隨時調整用水量,以保證水灰比的準確性。 ④膠凝材料拌和時間:機械拌和不少于2~3min,一般不應采用人工拌和.局部少量的人工拌和料至少干拌三遍,再濕拌至色澤均勻,方可使用。 ⑤膠凝材料應隨拌隨用。膠凝材料的允許間歇時間應通過試驗確定,或參照表8-1選定。在運輸或貯存中發生離析,析水的砂漿,砌筑前應重新拌和,已初凝的膠凝材料不得使用。 表8-1 膠凝材料的允許間歇時間 2漿砌石體砌筑 (1)一般要求 ①砌石體應采用鋪漿法砌筑,砂漿稠度應為30~50mm,當氣溫變化時,應適當調整。 ②采用漿砌法砌筑的砌石體轉角處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對不能同時砌筑的面,必須留置臨時間斷處,并應砌成斜槎。 (2)毛石砌筑 ①砌筑毛石基礎的第一皮石塊應座漿,且將大面向下。毛石基礎擴大部分,若做成階梯形,上級階梯的石塊應至少壓砌下季階梯的1/2,相鄰階梯的毛石應相應錯縫搭接。 ②毛石砌體應分皮臥砌,并應上下錯縫、內外搭砌,不得采用外面側立石塊、中間填心的砌筑方法。 ③毛石砌體的灰縫厚度應為20~30mm,砂漿應飽滿,石塊間較大的空隙應先填塞砂漿,后用碎塊或片石嵌實,不得先擺碎石塊后填砂漿或干填碎石塊的施工方法,石塊間不應相互接觸。 ④毛石砌體第一皮及轉角處、交接處和洞口處應選用較大的平毛石砌筑。 ⑤毛石墻必須設置拉結石。拉結石應均勻分布、相互錯開,一般每0.7m2墻面至少應設置一塊,且同皮內的中距不應大于2m。拉結石的長度,若其墻厚度等于或小于400mm時,應等于墻厚;墻厚大于400mm時,可用兩塊拉結石內外搭接,搭接長度不應小于150mm,且其中一塊長度不應小于墻長的2/3。 ⑥毛石砌體每日的砌筑高度,不應超過1.2m。 ⑦在毛石和實心磚的組合墻中,毛石砌體與磚砌體應同時砌筑,并每隔4~6皮磚用2~3皮丁磚與毛石砌體拉結砌合,兩種砌體間的空隙應用砂漿填滿。 ⑧毛石墻和磚墻相接的轉角和交接處應同時砌筑。 (3)料石砌體 ①料石基礎砌體的第一皮應采用丁砌層座漿砌筑。階梯形料石基礎的上級階梯料石應至少壓砌下級階梯的1/3。 ②料石各面加工的允許偏差應按表10-2的規定執行。如有特殊要求,應按監理人的指示加工。 表8-2 料石加工的允許偏差 ③料石砌體的灰縫厚度,應按料石種類確定,細料石砌體不大于5mm,半細料石砌體不大于lOmm,租料石和毛料石砌體不大于20mm。 ④砌筑料石砌體時,料石應放置平穩,砂漿鋪設厚度應略高于規定的灰縫厚度。其高出厚度:細料石和半細料石為3~5mm,粗料石和毛料石為6~8mm。 ⑤料石砌體應上下錯縫搭砌,砌體厚度等于或大于兩塊料石寬度時,若同皮內全部采用順砌,則每砌兩皮后,應砌一皮丁砌層;若在同皮內采用丁順組砌,則丁砌石應交錯設置,其中距應不大于2m。 ⑥在料石和毛石或磚砌的組合墻中,料石砌體和毛石砌體或磚砌體應同時砌筑,并每隔2~3皮料石層用丁砌層與毛石砌體及磚砌體拉結砌合。丁砌料石的長度應與組合墻厚度相同。 (4)漿砌石擋土墻 ①本款現定適用于建筑場地周圍的漿砌毛石和料石擋土墻。 ②采用的毛石料砌筑擋土墻,應符合下列規定; (a)毛石料中部厚度不應小于200mm; (b)每砌3~4皮為一個分層高度,每個分居高度應找平一次; (c)外露面的灰縫厚度不得大于40mm,兩個分層高度間的錯縫不得小于80mm。 ③料石擋土墻應采用同皮內丁順相間的砌筑形式,當中間部分用毛石填砌時,丁砌料石伸入毛石部分的長度不應小于200mm。 ④砌筑擋土墻應按監理人要求收坡或收臺,并設置伸縮縫和排水孔。 (5)養護 砌體外露面,在砌筑后12~8h之間應及時養護,經常保持外露面的濕潤。養護時間:水泥砂漿砌體一般為14天,混凝土砌體為21天。
|